​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2023-2024学年第一学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

作者: 时间:2024-01-11 点击数:

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

关于开展2023-2024学年第一学期大学生

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


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,紧密结合我院“十四五”规划“提质量、提效益”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,积极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,在更高质量、更加卓越、更受尊敬、更有梦想上发力,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,学院决定继续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活动主题

挺膺担当砺青春  奋楫扬帆启新程

二、参与对象

2022级、2023级全日制在校生(不包括扩招学生)

三、活动时间

2023-2024学年第一学期20周(2024年1月15~19日)

四、活动形式

围绕活动主题采取线下为主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。鼓励学生以团支部、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社会实践。

五、活动内容

要突出专业导向、服务导向,紧密围绕国家重要战略方向开展调研实践。特设置以下专项,供实践学生参考:

(一)观察国情民生,追寻红色印记。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,挖掘中国发展故事,感受中国发展速度,可围绕经济发展、城市变迁、改革创新、文化教育进步等方面展开调研,探寻红色文化、传承红色基因,用脚步解码中国。通过深入参观纪念馆、博物馆,走访老党员、老军人等形式,形成生动的访谈调研实录,增强守初心、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。强化宣传引领,发出青年声音,结合各地实际情况,在社区、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微党课宣讲、政策宣传解读等。

(二)开展志愿服务,厚植为民情怀。以弘扬和传承志愿服务精神为抓手,广泛在家乡开展公益实践活动。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,主动向城乡社区和志愿服务中心报到,在乡镇团委和村、社区团组织的统一领导和调度下,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、青年突击队等,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,在农村、街道、社区以及志愿服务中心等基层一线场所,开展扶贫济困、扶弱助残、敬老爱老、生态环保、课业辅导、服务群众等工作。

(三)深化政企实践,服务社会发展。深入地方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一线岗位,承担具体工作,尤其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、党史学习教育、政策宣传解读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。结合当地具体情况,担任乡镇团委及村、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的兼职干部,参与相关工作,积极发挥作用。通过大学生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,参与家乡企业实际工作,参与到为家乡做贡献的实习实践岗位工作中,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、回报家乡建设的责任使命感。

(四)弘扬传统文化,讲好家乡故事。组织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,挖掘家乡丰富资源,讲好家乡生动故事,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、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,高扬主旋律、传播正能量。了解家乡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和生态发展变化状况,并深入探索背后的文化基因,理清文化传承的深层次原因、传承现状以及发展意义。通过实地观察、走访调研等形式收集带有家乡文化特色、地域风情的文字图画、影像资料等,形成有创意、有亮点、有内涵的实践成果,助力家乡文化宣传。

(五)强化专业责任,助力乡村振兴。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、建设美丽乡村等领域入手,结合专业特点、发挥专业优势,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、公共服务、文化建设、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,讲好乡村振兴故事,助力美丽乡村、文明乡村、善治乡村建设,探索开展“互联网+乡村振兴”模式社会实践,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网络平台的作用,常态化开展“云组队”“云调研”“云实践”等活动,协助培育壮大乡村“数字经济”,助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。

六、工作要求

(一)建立安全机制,跟踪实践过程。各系要建立社会实践安全机制,做好行前安全培训教育工作,增强师生自我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。各位同学要做好安全信息上报,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异常情况要及时妥善处理,并及时上报系部、辅导员、班主任,不得瞒报或迟报、漏报。

(二)制定实施方案,强化培训部署。各系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社会实践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,明确指导教师和指导教师职责,发挥青年学生主体作用,聚集校友资源,精心组织部署,保证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。

(三)严格立项考核,保证实践质量。学院将继续认真抓好抓实社会实践的考核工作,严格对各实践团队或个人进行结果考查,保证社会实践的质量。

(四)深化实践成效,做好宣传展示。注重挖掘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效,做好成果展示和宣传报道工作。各位同学在实践过程中应积极向系部、学院团委报送相关活动的文字、图片、视频材料,形成宣传材料。

七、工作程序

(一)开展实践。各实践团队或个人按照计划在本学期第20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。

(二)提交成果。学生实践活动结束后须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(撰写要求见附件1),并附实践照片3-5张,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须不少于7天并填写“志愿服务活动工作情况证明”(见附件2),附志愿服务照片3-5张;所有文字、照片、图表等材料均要求放入一个WORD文档中,并命名为:年级+专业班级+姓名+2023-2024学年第一学期社会实践成果,于下学期开学一周内由学习委员收集报给班主任。

(三)考核评分。各班主任要及时收集、整理、完善本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材料,进行考核评分后,将材料及评分表报给所在系,各系按班级整理后压缩统一提交至教务科研处公共邮箱gxzrzyjwkyc@163.com(提交时间:下学期开学两周内)。

(四)登记成绩。教务科研处审核各系报来的材料后,开通成绩登记渠道,各班主任在一周内将学生社会实践成绩录入教务系统。

(五)表彰先进。教务科研处视情况组织相关部门评选优秀,对先进活动单位、指导老师、学生团队或个人进行表彰。

(六)成果转化。学院择期举办实践作品展、报告会、经验分享会、组织参加各类比赛等方式促进实践成果转化。


附件

1.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撰写要求

2.志愿服务活动工作情况证明



教务科研处

2024年1月2日



地址:中国-东盟南宁空港经济区空港大道东29号  备案号:   桂ICP备19006826号      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2700号 
版权所有©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  Copyright©Guangxi Natural Resource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