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大赛背景与目的
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深化职业教育改革,提升学生仿真技术创新应用能力,选拔优秀团队参加2025年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(广西区赛),特举办2025年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仿真创新应用大赛。本次大赛旨在结合学院自然资源、智能制造、信息技术等专业特色,推动仿真技术在行业应用中的创新,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实践能力。
二、组织机构
主办单位: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
承办单位:教务科研处
执行单位:各系(部)、海洋技术系(筹)、自然资源调查与规划研究院
组委会:由主办单位、承办单位、行业专家等组成,负责大赛的组织、评审和协调工作。
三、赛道设置
结合全国赛赛道及学院专业特色,设置以下赛道:
赛道名称 |
主要内容 |
赛项(包括不限于) |
智能装备仿真赛道 |
无人机、测绘装备、智能机器人、自动化控制等仿真设计与优化 |
智能制造、无人机应用、机电一体化、工业机器人技术、测绘元宇宙、新能源汽车技术、海洋工程、机器视觉 |
仿真教学赛道 |
虚拟仿真实验教学、VR/AR教学应用、数字化课程开发 |
教育技术、计算机应用、数字媒体、数字商贸、火山模拟仿真、涠洲岛地质公园仿真教学、红树林生态仿真等各类虚拟仿真教学、机器视觉、计算机视觉、营销仿真 |
仿真创新设计赛道 |
自然资源产品设计、3D建模、工艺流程仿真 |
工业设计、产品设计、环境工程、生态修复、地灾预防、不动产测绘、海洋测绘、人工智能智能体、人工智能在本地区域应用 |
化工仿真赛道 |
矿产加工、环保处理、化工安全仿真 |
生态修复、环境监测、矿产资源开发加工、海水监测 |
数字建模与智能决策赛道 |
GIS地理信息系统、智慧城市、资源管理决策仿真 |
测绘地理信息、大数据技术、智慧海洋、海水运动、城市数字孪生、会计智能决策 |
复杂系统数字仿真赛道 |
自然资源管理系统、生态模拟、灾害预警仿真 |
资源勘查、防灾减灾、边坡护理与预警、智慧矿山、涉海工程建设、低空经济 |
医学仿真赛道 |
医疗设备仿真、健康监测系统、康复训练模拟 |
健康管理、智能医疗装备、野外实训意外救护(如毒蛇咬、红火蚁咬、雷电伤、跌伤)、运动急救、触电急救、溺水急救 |
四、参赛要求
(一)参赛对象
全院在校师生,以团队形式参赛,每队3-5人,可跨专业组队,每队至少1名教师。
(二)作品要求
1.作品需体现仿真技术创新,结合行业应用需求,鼓励校企合作项目。
2.已在其他比赛中获奖的作品不得重复参赛。
3.作品数量:各系(部)、海洋技术系(筹)及自然资源调查与规划研究院等单位均需提交不少于24件作品(共有7个赛道可选,确定同一类型的参赛赛道作品不少于6件)。
4.提交材料包括:
技术文档(方案设计、仿真模型说明、应用价值分析)
演示视频(3-5分钟,展示仿真运行效果)
答辩PPT(决赛阶段使用)
五、赛程安排
时间 |
阶段 |
主要内容 |
2025年5月 |
宣传报名 |
发布大赛通知,组织宣讲会,团队报名 |
2025年6月—8月 |
作品制作 |
校赛共设置7个赛道 |
2025年8月26日-9日10日 |
校赛报名、提交作品 |
提交项目计划书,仿真模型或Demo,专家评审筛选晋级团队 |
2025年9月11—22日 |
校赛评审、公示、成果展示 |
作品路演、专家终审,评选获奖团队,公布获奖名单,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广西区赛 |
2025年10月20日前 |
省赛区初赛 |
采取网络评审方式。 |
2025年11月1—2日 |
省赛区决赛 |
决赛地点: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|
2025年11月 |
全国总决赛 |
具体时间、地点将另行通知,请各参赛人员和团队及时关注大赛官网 (http://www.siac.net.cn )或微信公众号(仿真创新应用大赛)。 |
六、评审标准
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仿真创新应用大赛评分表
评分维度 |
权重(满分100分) |
评分要点 |
得分 |
创新性 |
30% |
围绕仿真技术的新颖性(独创技术方法、前沿场景如AI/数字孪生)与行业结合度(深度解决垂直领域痛点、跨领域融合及实际应用价值),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的创新平衡。 |
|
技术性 |
25% |
聚焦仿真建模的准确性(模型精度、验证严谨性、与实际系统吻合度)及算法优化(效率提升、复杂度控制、智能算法创新),结合计算效能与可扩展性,技术深度与工程适用性平衡。 |
|
应用价值 |
20% |
解决实际问题(痛点分析深度、落地场景适配性)及应用潜力大(市场商业转化空间、教学资源适配性、规模化推广可行性),关注社会效益量化与可持续性价值。 |
|
完整性 |
15% |
作品完成度(系统功能完备性、模块集成度、工作流程闭环性)及文档规范性(逻辑结构清晰度、技术细节完整性、用户手册/技术说明完备度),兼顾数据完整性与界面交互友好性,验证可复现性与可维护性。 |
|
答辩表现 |
10% |
逻辑清晰(论述严密性、问题分析深度、技术路线自洽性)、表达流畅(语言简洁度、术语准确性、可视化展示效果)及团队协作(分工合理性、回答配合度、协作默契性)综合评分,兼顾答辩时间控制与临场应变能力,突出专业性与说服力。 |
|
七、奖项设置
各赛道各设置:
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各若干名
八、其他说明
1.参赛作品需为原创,如涉及侵权问题,责任由参赛者承担。
2.大赛组委会有权对优秀作品进行宣传推广。
3.本方案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。
附件:1.2025年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报名推荐表
2.2025年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报名汇报表
3.2025年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仿真创新应用大赛评分表
教务科研处
2025年8月2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