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组织申报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6年度重大课题的通知

作者: 时间:2025-09-29 点击数:

院属各处室(中心)、系(部):

根据《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关于组织申报广西教育科学规划 2026年度重大课题的通知》(桂教科学〔2025〕16号)文件精神,现启动广西教育科学规划 2026年度重大课题申报工作,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课题研究要求

(一)研究内容

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6年度重大课题要求必须参照选题指南(详见附件1),明确填写选题来源,课题名称不能改变。改变课题名称,原则上不纳入评审。对同一选题学院仅可推荐申报1项课题。

(二)申报条件及限额

广西教育科学规划 2026年度重大课题面向全区高等学校征集。各单位具体推荐限额详见附件2。

申报重大课题的课题负责人须有正高级职称或者有副高职 称且有博士学位。课题负责人须具备较强的政策研究能力,近 5 年来(2020年9月至2025年9月)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确定的中文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、通讯作者名义公开发表过论文,或以第一作者名义撰写咨询报告,相关建议被市厅级及以上党政单位采纳或领导批示并出具证明。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结题的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(课题编号中的字母为“JD ”)的课题负责人,不得再次作为负责人申请新的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。

课题组成员不超过11人(含课题负责人),成员填报须征 得本人书面同意并签字确认,否则视为违规申报。

(三)研究周期

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6年度重大课题研究周期为1年,原 则上不得延期。研究期限自课题获批立项之日起计算。获批立项后3个月内每项课题需提交字数不少于3000字的咨政报告1 篇及以上。

(四)预期成果要求

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6年度重大课题结题方式另行通知。 在申请结题时,需按照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要求提交《结 题申请书》和已完成的成果材料,方可申请结题。每项课题的预 期成果要求为:提交3万字以上研究总报告1份,附于《结题申请书》内;同时需在中央和地方主流报刊、北京大学图书馆确定 的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篇及以上,或者被省部级及以上部门采纳的咨政报告1篇及以上;且被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的《成果要报》或广西教育研究院编印的《咨询专报》采纳刊发报告2篇及以上。

课题公开发表研究成果需在醒目位置独家注明“广西教育科 学规划 2026 年度重大课题+《课题名称》+(课题编号)”字样, 未独家注明的公开发表成果,不视为该课题的研究成果。公开发 表的成果需提供国内权威中文期刊数据库中的收录证明(网址和 网页截图)。

本次重大课题突出政策导向、问题导向、实践导向,注重在 数据、案例、事实分析基础上的决策咨询研究。研究成果应为课 题获批立项后、研究期限内的成果,与课题研究主题无关的材料, 不得列入本课题的研究成果。除研究总报告外,课题负责人至少 为1篇研究成果(包括著作、论文、咨政报告等) 的第一作者、 通讯作者或独立作者。

(五)研究经费

获批立项的重大课题每项资助研究经费10万元。

二、申报程序

本次课题申报分为书面申报、现场答辩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 小组审议三个阶段。

(一)书面申报

本次重大课题进行线下申报。课题组填写《广西教育科学规 2026 年度重大课题申请评审书》(以下简称《申请评审书》, 见附件 3),交由所在学校审核。学校确定推荐课题后,在《申 评审书》中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,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 将一式 6 份《申请· 评审书》和一式1份《广西教育科学规2026 年度重大课题申报汇总表》(见附件4), 2025 10 10 日前寄送到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,逾期不予受理。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不返还课题申报材料,请相关人员自行保存备份。

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对通过资格 审查的课题书面申报材料进行遴选。

(二)现场答辩

不同选题的申报材料进行单独分数排名,按排名先后通知各 选题前三名课题组进行现场答辩。答辩时间、形式、内容另行通 知,未参加现场答辩的课题组视为自动放弃,不再递补后续排名 课题组答辩。

(三)领导小组审议

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对通过书面申报和现场答辩环 节的课题进行审议,秉持“公平竞争,择优立项 ”的原则,以上 述两环节评分为基础,结合课题组研究能力、研究条件等因素进 行综合考量,最终形成各选题的拟立项名单,并进行公示。原则上一个选题设立 1 项。

三、课题管理

本次课题将纳入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进行管理,课题研究 的各阶段均需接受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,课题 的过程管理按照《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》等 4 个文件 (桂教科学〔201815 号)要求进行。



附件:1.广西教育科学规划 2026 年度重大课题选题指南

2.广西教育科学规划 2026 年度重大课题申报推荐限

额表

3.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6 年度重大课题申请 ·评审书 4.广西教育科学规划 2026 年度重大课题申报汇总表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教务科研处 

2025年9月29日





附件 1



广西教育科学规划 2026 年度重大

课题选题指南



一、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:广西“应为”与 “可为”

选题阐述: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,是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教育强国战略中作出的重大部署,是 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2035 年)》明确提出的重要 战略目标。当前,全球教育资源重构与竞争格局深度演化,教育 枢纽加速向通道型、开放型区域集聚,广西作为我国面向东盟开 放合作的前沿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枢纽,具备拓展教育“出 ”路径、承接国际教育资源的重要基础。研究应聚焦广西服务 教育强国战略的功能定位,梳理全球教育中心演进规律和其与科 技中心、人才中心演化的互动机制,结合区域区位优势,分析广 西在支撑教育中心功能建设所需的对外开放能力、制度供给能 力、国际规则对接能力、教育资源集聚与外溢能力等方面的现实 基础与制约瓶颈,探索具有广西特色的教育对外开放评估体系、 政策支持体系与服务保障机制,提出“应为 ”之战略使命与“可





”之实现路径,构建可落地、可推广的区域实践模型。

二、教育强国、强区战略背景下广西基础教育特色发展的实 践路径和创新范式研究

选题阐述: 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2035 年)》 明确提出 办强办优基础教育,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战略基 ”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为党育人、 为国育才,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规 划。结合教育强区的具体工作实际,探索广西基础教育提质增效 的特色发展路径,是“十五五 ”期间基础教育研究的重点领域。 本选题应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,促 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实践路径,探 索形成良性互动循环的教学评一体化质量评价与改进机制,创新 实施“德智体美劳 ”五育并举的全面融合教育教学新范式,研究 如何打造、形成、推出更多具有广西特质、讲好广西故事、释放 广西声音的基础教育品牌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范式。

三、广西“市县结合”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研究

选题阐述: 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2035 年)》 指出,建立“市县结合 ”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,因地制宜打通使 用各学段教育资源,加强跨学段动态调整和余缺调配,扩大学龄 人口净流入城镇教育资源供给。请结合广西实际,研究如何解决 县域经济差异下财政投入不足的矛盾;如何跨县域统筹规划布局 学龄人口变化下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;如何建立差异化的转移支





付制度,平衡县域间的差距;如何统筹市县政府在发展规划、政 策制定、资源配置、督导评估、经费保障等方面的权责分配。

四、分类推进广西高校特色发展的路径、方法研究

选题阐述:“分类推进高校改革 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 育大会上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,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 和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2035 年)》明确的重大改 革任务。分类推进高校改革事关我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 计和未来格局,高校分类布局的科学性与改革推进的精准性,直 接决定了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、教育资源配置与区域发展战略的 适配效率。研究应立足广西区域发展实际、国家对广西的战略定 位,分析当前广西高等教育布局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应对未来挑 战的不足之处,合理规划广西各类高校发展定位,建立分类管理、 分类评价机制、分类支持体系,并根据不同类型高校功能定位、 实际贡献、特色优势,建立资源配置激励机制,引导高校在不同 领域不同赛道发挥优势、办出特色,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,并形 成理论化、可监测、执行、评价的政策实施方案。

五、广西职业教育二十年治理创新与实践总结研究

选题阐述:近二十年来,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指引 下,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民族团结进步大局和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需求,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,在办学体制、人才 培养模式、产教融合、脱贫攻坚、民族文化传承、职教出海等理 论探索与实践推进中取得显著成效。在民族地区,广西职业教育





的人才培养质量、规模与社会贡献度均形成突出优势,形成了“广 西经验 ”。通过数字化量化分析与理论化体系构建,提炼其在发 展哲学、实践路径上的核心成功要素,形成具有学理价值与实践 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。相关成果要做到方向正确、数据准确、事 实清晰、理论构建符合国家和自治区导向,可对国家民族地区现 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范式、标准和政策工具包。


附件 2




广西教育科学规划 2026 年度

重大课题申报推荐限额表


单位

推荐限额数量(项)



广西教育科学重点 研究基地单位

广西师范大学

5

南宁师范大学

5

玉林师范学院

5

广西民族师范学院

5

广西科技师范学院

5


广西教育科学重点 研究基地建设单位

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

3

南宁职业技术大学

3

河池学院

3

柳州城市职业学院

3









其他高校

广西大学

5

广西民族大学

5

广西财经学院

5

广西科技大学

5

桂林电子科技大学

5

桂林理工大学

5

其他普通高等学校

(每校)


2

其他高职高专学校

(每校)


1



  • 附件【附件 3.docx】已下载
  • 附件【附件 4.docx】已下载

地址:中国-东盟南宁空港经济区空港大道东29号  备案号:   桂ICP备19006826号      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2700号 
版权所有©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  Copyright©Guangxi Natural Resource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